前期发表的约炮调查受访者的年龄都超过二十五岁。其实我对青少年启蒙阶段的约炮经历很感兴趣,因为我零星看过,现在起始性行为低龄化越来越严重,而且两极分化也很严重。守身的人可以忍到年纪很大才开始;探索早的人,起始年纪小,性伴侣数量也多。

这段时间有很多青少年向我表达过他们对感情生活和性的困惑和期盼。

上次和大家见面的张晨讲了很多他高中时期的生活。今天的小F同学,正在读大学。

以下是小F同学自述。

小F同学,21岁,男同性恋,在校大学生,现居北京

“我去约,一方面是好奇,一方面是受朋友影响。”

文:叶眉

我第一次约是2020年5月份,19岁,是大一下半学期。那个时候由于疫情没法去学校,是在家这边约的。

在那之前,我没有过性经验,所以第一次就是约的。

其实之前对这个好像没什么要求,整个大一上学期都没有下Blued(注:男同交友软件)。当时感觉下这个软件就是为了约,我当时觉得约是件很乱而且很危险的事,而且由于学习比较忙,所以也没管这档子事。

回家以后和高中同学出去喝酒的一次经历让我发现我好像“太晚”开窍了。

他们都是和我关系很好的同学或者很熟悉的人。大家一起在酒吧喝酒,所有人都喝得有点多了所以说话也不太遮拦。

他们说起自己的性经验,都是高中就经历过了,而且都不是和对象。我都不知道他们玩得那么开。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滞后了。再加上我确实也在自我怀疑,是不是把学习看得太重要了,没平衡好学习和生活。

经过和他们的那次聊天以后我开始好奇起来这件事。

我一直有一种想法是我应该把身体上的第一次交给恋爱对象,但在恋爱上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的现状和对性这件事的冲动还是让我选择去约了。

大概不到一个月后,我就在Blued上找人约了第一次。

我去约,一方面是好奇,一方面是受朋友影响。

约的时候心智也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并没有对自己在道德上过多谴责,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发泄的方式,只要双方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就没什么。

第一次约我没有太大的道德负担,我还和我同学说来着。那次我全程都很冷静,在过程中情绪和感觉没有什么波动。我还和我同学调侃“我觉得我都可以边那个边做数学题”,所以第一次和我想象中的感觉确实很不一样。之后也没有感觉自己的纯洁性被打破了什么的。

我后来甚至去开导过两个约过但对自己道德谴责比较强烈的人,大概就是说不必有太多负担,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就行,这两个是我很好的朋友,我也很乐意帮他们解决他们的困扰。

而且后来谈了一次恋爱和他有过性关系以后,其实我觉得感觉上也就那样,倒没因为自己喜欢对方而让性关系的过程有更多满足什么的。


我觉得导致我在大学有些保守和封闭的应该是我高二下学期以后的学习经历,我在内心里越发觉得学习和成绩的重要程度大于一切,这导致我和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处理关系的失败,也导致我在高三刚开始过于紧张,学习过度,产生了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被我妈拖去见心理咨询师。后来调整过来了一些,但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一直是我平衡不好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延续到大一,那时候换了一个环境我觉得自己还是该使劲好好学,所以根本没想过约的事情。

我最初对这件事一个是不敢想,一个是没啥概念。只是相对于朋友来说我平衡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能力没有他们好,经常只能顾一头,但我觉得自己也不是那种只知道学习和太封闭的人。

我对身边的朋友早就出柜了。大家也会交流这些事情。有个Gay同学对艾滋病这事高度敏感。因为他的关系,我也挺害怕的。我觉得比较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相互喜欢的、能维持固定关系的人,定期和他一起检测。现在应该算是找到了一个,之后会和他沟通。


我一直是所有人口中的“乖孩子”。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

同学对我的普遍印象是:这人一看就读过很多书/一看成绩就很好。我其实不太能理解这个评价,我觉得我只是老实,有点木。

大人经常用“听话”、“懂事”来形容我。现在想来,“听话”“懂事”这些词的背后其实是我惯于听从大人的安排,缺少独立的自我意识以及害怕冲突、不愿违背大人的意志的表现。

在我和我认识的男同性恋里,非常多人原生家庭里父亲角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多人喜欢妈妈一点。

我爸妈以前经常吵架,这事对我伤害非常大。我爸因为工作在我的成长里更多缺席,同时他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和古怪的人,我不太愿意接近他,从小都是和妈妈更亲。

我爸妈从我高二就分居了,我一直和妈妈住在一起,我对她的依恋也更多。

但也有不少是家庭比较完整幸福的。我倾向于认为父亲缺席对性取向的形成是有影响的。


我在性方面的自我认知和成熟都比较早。我是在五年级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这件事的,但我记得更早的时候看《快乐星球》或者一些动画片就已经会盯着男主角看了。

我觉得我在感情上应该是相当需要被喜欢的(这可能和原生家庭不太和谐有关),有比较深的孤独感,所以在青春期相当多愁善感。

其他男同性恋一样,我暗恋过不少直男,他们都是我青春期多愁善感的来源。我几次恋爱经历几乎都对我造成了比较深而且长时间的负面情绪。

我觉得站在男同性恋的角度,直男情结可能是很多人避免不了的。一个是我们多数人的喜好就是喜欢一个在长相和性格上都“有男生气息的”人:短发、爱运动、肌肉、面部棱角分明等等,符合这些特征的人确实直男偏多,所以这个圈子里“体育生”很吃香;另一个的话,我是南方人,这边0的角色更多,我不太清楚北方人是怎么想,但我觉得我认识的多数同性恋都希望自己是被照顾的一方,如果拿男女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看的话,我认识的这些同性恋在关系上依然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类似女性地位的角色。我知道我这样讲不太合适,但如果按照传统上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和特质的分类的话,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包括我,虽然我的角色是1,但依然有被照顾的想法。

我的青春期总体来说过得不快乐,我觉得这和感情在我心里占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我总是无法从中得到满足有很大的关系。

中学时期QQ空间里的大量言论都是暗示各种“我喜欢他他不喜欢我”的感情。所以我觉得自己也非常需要感情,在恋爱关系里表现得相当投入(栽进对方那里)和不稳定,容易受对方影响。


我正经的恋爱经历有四段。第一次是初二的时候和同一辆校车上一个学长,第二个是高三的时候和网上认识的一个人,第三个是大一(约之前)知乎上认识的,第四个是小蓝上认识的一个人。

和第一个大部分时间也是在网上,他给我的理由是暑假他父母不让他出来。所以除了最后一个,其他的关系基本都发生在网上。

可能是因为无法接触,在网上带给我很多幻想让我认为对方是很完美的人。所以我在前面几段关系里很投入。现在想来他们一点都不是那种人,放在现实里可能最多就普通朋友。但第四个和他可能就最开始热情一点,后来慢慢觉得不合适也就不喜欢了。

我约的普遍在22-25左右。其实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可能和我差不太多,找不到男朋友但又想用性满足自己。其实我觉得大多数男同性恋还是渴望稳定的爱情的。如果能找到的话,谁还想到处约呢。


我还是很期待爱情,因为我前面也说我算是一个很需要被爱和关心的人。但在实际认识的人里面我确实觉得能让我满意的人太少了,可能性非常小,所以我不强求,也不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多少岁之前必须找到能终生陪伴的伴侣的要求。一个人待着也有一个人的好处,我也习惯了这种状态,有大量时间精力提升自己,不会太耗费时间在其他人身上。

如果我以后读博要出国或者硕士阶段出去交换的话我其实觉得一个人还是蛮好的,免得心里老是挂念着一个人,自己又敏感情绪不太稳定,老是记挂着还容易难过,我是受够了这种难过了。

我觉得暗恋直男和恋爱给我带来的难过本质上都是:离一个喜欢的人有距离,因为各种原因没法在一起。这种难过伴随我很久,当我忍不住去喜欢的时候往往都会经历这种痛苦,这确实很折磨人。但肯定还是期待爱情更多一些,哈哈,如果能有的话那难过就难过吧。


我还没对我妈出柜,但以后肯定会对她出柜的。我看到网上不少人的建议是等自己有了工作,经济独立以后再出柜,这样会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和伤害。

她有催过我找女朋友,我只是和她说我没谈恋爱,最近倒是没催了。

我妈在我高三的时候加了一个类似家长群的组织,她和那些妈妈们关系很好,交到不少朋友。

我前两天和她们出去吃了一次饭,听到她们说自己的孩子或者认识的人家孩子各种排斥谈恋爱生小孩,然后她们最后达成的共识是“你生不生小孩随便你,生下来还要我帮你带我还嫌麻烦,我自己也想出去玩。你结不结婚我也无所谓,你自己幸福快乐就行了。”

我妈倒是没表态,但我觉得那些阿姨这样说对她的观念可能也会有影响,以后出柜可能也会更好说一些。

因为我妈在这方面思想还是比较传统,所以到时候肯定会和她积极沟通,也会找一些我妈比较认可和喜欢的、在思想和能力上“厉害”一些的人。

比如我哥,他是我舅舅的儿子,从事的是艺术和商业领域的工作,思想上很前卫和开放,我妈也很喜欢他。另一个是她的朋友,就是家长群里认识的。

那个阿姨的女儿现在在国外读博,一看就是T,而且她们有聊到关于她女儿不结婚,这个阿姨的看法。

总之我觉得积极寻求开明的人的帮助来引导和开导她是最好的。我妈生我生得晚,她的同龄人的孩子有的都生二胎了。我担心过几年她身体会不太好,所以我想减轻这件事对她的伤害,不想因为她对这种事情过度难过伤身体。


采访手记:

小F同学讲起自己的感情经历,细腻又温柔。

性别特征中,温柔细腻的特征,应属于第三、第四性征。

强行科普:性别通过性征来分辨。底层级性征立足于生理属性,高层级的性征社会属性更强:

第一性征是一个人出生时自带的性别特征,最明显的是生殖器外观。

第二性征是青春期发育后显现的性别特征,男性的喉结,女性的乳房等等。

第三性征就是性别气质(gender)。男性的男子气概,和女性的女人味。

到第四性征,性别就进入更流动的状态,gender expression,是一个人向外表达的性别特征,比如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女人可以英姿飒爽,男人可以温柔体贴。

这段时间跟我聊的弯男经常会到“喜欢”,“伤心”这类字眼来讲述自己的感情故事,而直男极少肯放低自己,来袒露内心。当然现在来跟我聊的直男比较少,这规律没法generalize。不过很多弯男都用过“傻直男”这词来形容直男。

最近我在男同交友软件上溜达,注意到很多人写自我介绍会特别注明“直男范”,说明在弯男交友市场上,直男范是卖点。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母”(娘娘腔,女里女气的意思),尽管多数弯男在我看来都有点母。

一方面弯男放下了直男包袱,坦白地倾诉自己需要感情生活,需要被人喜欢,被人关爱;另一方面还对直男充满向往。

另一个弯男跟我说:“基佬是以男人的身份喜欢男人啊,如果喜欢母的,我干嘛不去找女人?”

同性恋身上多重性别特征叠加,比异性恋的纠结程度高多了。

直人的世界没有这么多弯弯绕。

Views: 794

I write and write and write, until I have nothing left.
文章已创建 3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